Thursday, April 05, 2007

倒扁運動與烈火莫熄

踏入2007年,馬來西亞的空氣里似乎嗅到了一些大選的味道。前副首相安華近來動作頻頻,不論他是否趕得及出戰下次大選,可以肯定的是,安華會讓自己成為選戰的焦點之一。

雖說這是安華出獄后的第一次全國選舉,但歷經兩次大選,因他被革職而起的“烈火莫熄”政治改革運動,能否再起而壯大反對力量,實在令人存疑。

即使是在反风甚盛的1999年大選里,雖然反對黨在國會里的席次增加,但似乎與選前風起云涌的“烈火莫熄”有所落差。其不符預期背后的原因為何,已經有不少的分析,但以中文發表的討論不多。

長久以來,基于歷史因素,亦或身處大馬的特殊環境使然,華社對華人世界的熟悉,似乎遠超過對國內重大事件的關注。華裔往往以“非華社課題”或“敏感”為由,將其置之腦后。

因此,華社當年對改革運動避之不及,對比如今對臺灣政壇變化的了如指掌,就不難理解。然而,對臺灣局勢意見不少,只恨自己不在福爾摩沙小島上的同時,華社是否有借彼以勵己呢?

同樣是曾經波瀾壯闊,烈火莫熄早已煙消云散,或許已冷卻下來的“倒扁”社會運動,有我們可以借鏡的地方。

過去兩年來,臺灣媒體掀起揭弊爆料的風潮,以總統陳水扁家族親信為中心的貪腐集團逐漸現形,終于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倒扁運動”。雖然倒扁運動已轉入了政治操作與司法審訊中,但其中仍以去年九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所發起的最為壯觀。

我總認為這場由人民力量撐起,被稱為“新公民運動”的身影中,帶有幾分1998年大馬政治改革運動烈火莫熄(refomasi)的樣子。

這場倒扁運動破除了中產階級不上街頭,城市白領政治冷感的一般印象。它也將民進黨最大的政治資產 - - - 美麗島神話一舉殲滅。這點與烈火莫熄類似。

而最能凸現它與臺灣以往的社會運動的差別在于,它不是由政黨或特定組織進行系統性的群眾動員,而是借由大眾媒體或個人網絡來進行動員。

陳水扁是否會下臺仍言之過早,但至今為止,倒扁運動不能謂之失敗。由于自主性高,參與的民眾的精打細算,使得政客也不易占便宜。

反觀大馬的政改運動,比群眾擁有更多群眾活動經驗的政治人物輕易得搭上人民列車。以政治事件為開端的政改運動,一直為政治人物所主導,其運動形式也是政黨式的。

在大馬,政治以外的空間狹小,使得參與烈火莫熄運動的民眾或非政府組織人士加入政黨成了普遍的選擇,將過多的資源投入政治領域里。然而,這并無法稀釋政黨的政治味道,政治人物也未能較以往更重視基層聲音。

以上種種的原因,讓為政治改革而走上街頭的人民未能集結,民間能量轉化成組織過程也不順利。一般民眾無法累積社會運動的經驗,更不必談將社會能量累積在民間。而倒扁隊伍適度得與政治切割,保存了一定的自主性與能量。

而同樣是抗議濫權的執政者,考驗民眾的價值底線,但倒扁運動在議題的掌握,活動的操作,較明確與成熟。而臺灣整體社會的討論氣氛熱烈,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在于媒體及代議士。

如果沒有開放媒體,足夠的新聞自由空間,就抄不熱相關議題。而沒有經過真正開放獨立的選舉洗禮過的代議士,就沒有對當局強力的監督。

另一方面,對于轟轟烈烈的政改運動,深入的討論并不多見,反倒是政治人物的計算處處可見。而烈火莫熄始終擺脫不了“營救安華”的政治議程。一場論述沒有深化運動,并不會長久持續,也不會留下清晰可見的痕跡,更妄論拓展及傳承,徒留的只是個人激情的記憶。

因此,在習慣于通過選舉或司法體系來解決問題,與依賴代議士來發聲的同時,或許爭取媒體自主與公平選舉,才應該是我們首先着力的課題。

然而,兩者相比最強烈對比的,莫過于倒扁運動動搖了臺灣島內界線分明的省籍情結。但華社對政改運動的裹足不前,讓強調超越族群的烈火莫熄運動,更難以突破族群界限而陷入困境。

顯見的,大馬人民的意識仍有待開拓。無法突破有心人建造的族群鴻溝,包容不同背景的同樣聲音,意味着民間力量難以壯大。

在馬來西亞,人民力量有多大,自由平等的空間就會有多大。然而,這關鍵其實在我們的關注、心態與行動。

專欄:《野路子》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