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5, 2007

一場“感覺美好”的選舉, 記香港特首選舉

香港在邁進回歸十周年之際,舉行了第三屆行政長官(特首)選舉。這場結果早已預知的選舉,雖已塵埃落定,但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之前,一直被認為有意競選特首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參與前年年底的爭取普選游行后,傳她曾探聽中共對其的意愿如何。然而,經過多次的放話,各方的揣測,陳方安生在選委會成員改選前宣布了不參選的決定,坊間盛傳這是因為得不到中央的認同。

然而,選委會的選舉結果,在眾人預料之外,立場偏向民主派的選委在800名選委總數中,占有超過特首提名所需的100名。來自公民黨的泛民主派立法議員梁家杰最終出線。

雖然曾蔭權連任之路上殺出程咬金,但比起中共不信任不放心,對曾蔭權極具威脅力的陳方安生,知名度不入議員三甲的梁家杰,在許多方面都不是曾蔭權的對手。

這是一場注定“梁家杰能,陳方安生不可以”的選戰。梁家杰的“能”,就在于他的不可能當選。

在長達兩個多月的特首競選期間,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媒體現象。

香港媒體都大篇幅報導這次的選舉,焦點集中在候選人身上,讓曾蔭權有了一次全新的機會重朔自己的形象,且大大增加了梁家杰的曝光率與知名度。

但候選人的政綱沒有受到傳媒關注,更妄論民間組織舉辦的一人一票的特首模擬投票,或者攸關香港的重大問題如珠江三角洲的競爭、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與內地的融合問題等等。


另一方面,媒體將這選舉稱為“香港的勝利”, 或“香港已成中國式民主范本”等等。這“感覺美好”的論調,掩飾了真正的問題。

其實,最大贏家是中共中央,及其屬意的曾蔭權,絕不是媒體所稱的700萬香港市民。北京中央政府在這次選舉中,內外面子里子都有了。

對中央來說,香港特首略顯透明、超額競選的選舉過程,已足以對國際社會宣示中國政府的開明,及收編部分泛民主派人士。

雖然梁家杰的提名是在峰層意料之外,但曾蔭權的高票當選,讓中央面子掛得住,也可對內解讀為信任、接受中央。

中央并没有如挺董建華般挺曾蔭權,選舉過程中也不見明顯得干預。這有效紓解了香港市民受北京壓制的不良感受。

曾蔭權不斷得強調自己面對的是香港700萬市民,也很認真得進行選舉活動。雖然仍然是小圈子的競選,然而經過“有競爭選舉”的洗禮,曾蔭權的認受性增加了。連帶的,也增加了為人詬病的小圈子選舉的合理性。

親政府陣營里,曾蔭權成為唯一贏家,不但成功拉近與泛民立場的差距,更借選舉驗證選委的忠誠。

在競選期間,各股政治力量期待借本身在選委會的實力,與曾蔭權分贓的情況并沒有發生。各政團只能在曾蔭權的造勢晚會上,才一字排開撐着大團結的場面。

勝卷在握的曾蔭權,甚至宣稱將在未來在重大政策上加強咨詢民意,這也意味着他會繞過泛民主派的大本營立法會


此舉將把原本脆弱的平衡架構變得更傾斜一邊。可預見,香港仍會維持行政主導的局面,在政治上也無法獨立。

媒體不斷強調這次的特首選舉改變了香港的政治文化,這是有待商榷的。

雖然說兩場的特首辯論、候選人巡訪選區、政綱發表、造勢晚會等等活動,為往后的特首選舉畫下底線,也帶來候選人之間,候選人與市民之間的頻繁互動。

但這并不會改變選委投票的游戲規則,更沒有改變選舉的機制。而以香港人習慣看“秀”,及快速的社會節奏,競選手法的多樣化,只能帶來非常有限的進步。香港人對政治不過于冷淡,有了參與的感覺。

唯一較可取的是廣東省也直播了特首候選人辯論會。這在一切選舉結果內定的中國大陸而言,可謂一大突破。但廣州一向與香港往來密切,若以此論斷這將有助于中國的民主發展,仍言之過早。

而香港距離中共權力核心畢竟是太遠了,對中央影響微乎其微,大陸的政治改革是完全另外一套。

只能說北京認為香港特首選舉,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在這次的選舉中,受到最大沖擊的,無疑是香港的泛民主派陣營。取得特首選舉的入場卷,對泛民而言,弊多于利。

首先參與小圈子選舉,附和這民主假象,泛民主派忽略了全體香港市民的權利。

說香港泛民主派以六四事件起家并不為過,而此次選舉由來自回避六四課題的公民黨的梁家杰出線。對六四、對50萬人上街游行的悲憤不再,使得泛民主陣營必須重新思考定位的問題。

再者,這向中間靠攏的舉動,雖然讓泛民主陣營避過了被邊緣化的命運,但模糊了與親政府陣營的界線。
縮短兩者間的差異,也等于限制了市民的選擇。香港人失去的,也許比得到或已擁有的還多。

民主派的回旋空間少了,內部界線更為分明,而民主非民主派界線則模糊。除了訴求清楚的社民連,其他民主黨派只能向中間靠攏。

這也將加劇兩陣營彼此之間的角力,而在政府坐擁龐大資源的情況下,泛民處境將更艱難。當曾蔭權表示“不排除2012年普選”,并承諾今年中提出一個普選方案時,泛民唯有更往前推動普選,但中央及曾蔭權在制定普選的形式上,談判籌碼多了。

日后,除了政治上如普選、問責制等議題外,泛民主派還必須提出更務實的政綱,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對泛民主派而言,2008年的立法會選戰才是關鍵,特首選舉只是前哨戰。

其實,香港特首選舉的結果是選舉機制,也是人選問題,更是市民心態問題。

“挑戰中央”是香港人不愿付出,也付不起的代價,因此不論是爭取普選、游行上街,都要強調不是針對中央,也要確保香港的繁榮。香港人爭取真正民主的決心仍令人質疑。

香港特首選舉,吹皺了一池春水,無奈水過無痕。這場選舉就如沒有發生過一樣,一切停留在原點,回歸祖國與民主發展仍是漫漫長路。

亞洲時報在線

馬英九挺進總統府?

臺灣的政治,始終是華人世界的討論焦點之一。

前些日子,眾人矚目的臺灣直轄市市長選舉,在朝野各得一席,一片吵鬧聲中落幕了,一切似乎回到原點。緊接着登場的是明年的國會議員(立法委員)選舉,但2008年的總統改選,才是重頭戲。

不談民進黨的部分,在國民黨方面,外形不俗的黨主席馬英九無疑是目前的大熱門。而曾經在選舉中擊敗陳水扁的馬英九,也儼然是在野多年的國民黨的“救黨興國之星”。

在以往的不論各項名堂的臺灣民意調查中,馬英九總是遙遙領先,但近來的馬英九超高的人氣,似乎有滑落的跡象。攤在馬英九面前的,究竟是坦途還是險境?

影響馬英九形象的因素有許多。其中包括有,在臺北高雄兩市選舉前,所爆發的首長特別費案件,馬英九被認為有涉及不法侵占公款的嫌疑。這不但讓馬英九的清廉形象蒙塵,也引發民眾對馬英九危機處理能力的質疑。

而高雄市敗選曝露出,即便有偶像形的馬英九賣力輔選,國民黨仍無法吸引臺灣本土票源。這顯示國民黨始終被臺灣人看成是“外來政黨”,如在2008年前不能將本土論述內化成國民黨的一部分,馬英九可能會絕緣于總統寶座。

在這方面,馬英九首先要爭取,以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為首的黨內本土派的認同,才有出線的機會。馬英九必須要讓本土派有被重視的感受。而在黨外,馬英九必須讓民眾認為他也是“臺灣之子”。

另外,百年老店國民黨在這次選舉的肉搏戰里,其策略及應變遠不及年輕的民進黨靈活。因此,老黨再造,對技術官僚出身的馬英九是一大考驗。而且,王金平坐擁黨內最多的資源,國民黨的改革必定損害了這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然而,國民黨最為人詬病的還是來路不明的龐大黨產,這與以清廉特質將其他政治人物遠拋在后的馬英九有些格格不入。在距離總統大選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馬英九如何重整國民黨腐敗的形象,將決定國民黨是否班師回朝。

如果老黨改造的計劃不成功,馬英九的領導能力會被臺灣民眾懷疑。而形象無法提升的國民黨,也會成為他總統之路的絆腳石。

北高兩市的選舉結果也透露了一項訊息,即在民進黨與國民黨兩黨之外,沒有小黨小派生存的空間。簡單得說,臺灣政治光譜的兩端正在逐漸褪色,這使得兩大黨的競爭更激烈,誰能統合與自己屬性相近的黨派,在往后選舉中勝出的機率就提高。

所以,國民黨與親民黨的統合是馬英九的另一個棘手問題。

臺灣島內橫在馬英九面前的難題不少,但眾所周知臺灣的政治深受美國影響,及崛起的中國牽引。兩岸統一仍是大陸的最終目標,但分裂的中國才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國民黨下野后與中國共產黨的互動日益頻繁。

而馬英九曾不只一次的宣示,在中共平反六四前,將不拜訪中國大陸,這推高了馬英九在臺灣人民心中的道德地位,但對馬英九卻形成了雙面夾擊。

華府對國民黨與對岸加強聯系的做法,并不全然認同,對馬英九的信任是否毫無保留,仍是一個問號。而身為黨主席的馬英九自絕于大陸,面對國民黨較寬松的兩岸關系主張,如何來應對彼岸,讓黨內信服?

雖然民進黨弊案連連,臺灣經濟低糜,乍看之下外在形勢對國民黨一片大好,但許多的問題與危機,仍將在馬英九的總統路上不斷浮現,尤其是民進黨必將盡全力,無所不用其極得保着政權。

按照既定程序,國民黨將在明年年中之前才確定總統候選人。槍打出頭鳥,馬英九這只出頭鳥,注定要被黨內外圍剿。

路遙知“馬”力,馬英九這匹馬,能否挺進總統府,充滿變數。

專欄:《野路子》

倒扁運動與烈火莫熄

踏入2007年,馬來西亞的空氣里似乎嗅到了一些大選的味道。前副首相安華近來動作頻頻,不論他是否趕得及出戰下次大選,可以肯定的是,安華會讓自己成為選戰的焦點之一。

雖說這是安華出獄后的第一次全國選舉,但歷經兩次大選,因他被革職而起的“烈火莫熄”政治改革運動,能否再起而壯大反對力量,實在令人存疑。

即使是在反风甚盛的1999年大選里,雖然反對黨在國會里的席次增加,但似乎與選前風起云涌的“烈火莫熄”有所落差。其不符預期背后的原因為何,已經有不少的分析,但以中文發表的討論不多。

長久以來,基于歷史因素,亦或身處大馬的特殊環境使然,華社對華人世界的熟悉,似乎遠超過對國內重大事件的關注。華裔往往以“非華社課題”或“敏感”為由,將其置之腦后。

因此,華社當年對改革運動避之不及,對比如今對臺灣政壇變化的了如指掌,就不難理解。然而,對臺灣局勢意見不少,只恨自己不在福爾摩沙小島上的同時,華社是否有借彼以勵己呢?

同樣是曾經波瀾壯闊,烈火莫熄早已煙消云散,或許已冷卻下來的“倒扁”社會運動,有我們可以借鏡的地方。

過去兩年來,臺灣媒體掀起揭弊爆料的風潮,以總統陳水扁家族親信為中心的貪腐集團逐漸現形,終于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倒扁運動”。雖然倒扁運動已轉入了政治操作與司法審訊中,但其中仍以去年九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所發起的最為壯觀。

我總認為這場由人民力量撐起,被稱為“新公民運動”的身影中,帶有幾分1998年大馬政治改革運動烈火莫熄(refomasi)的樣子。

這場倒扁運動破除了中產階級不上街頭,城市白領政治冷感的一般印象。它也將民進黨最大的政治資產 - - - 美麗島神話一舉殲滅。這點與烈火莫熄類似。

而最能凸現它與臺灣以往的社會運動的差別在于,它不是由政黨或特定組織進行系統性的群眾動員,而是借由大眾媒體或個人網絡來進行動員。

陳水扁是否會下臺仍言之過早,但至今為止,倒扁運動不能謂之失敗。由于自主性高,參與的民眾的精打細算,使得政客也不易占便宜。

反觀大馬的政改運動,比群眾擁有更多群眾活動經驗的政治人物輕易得搭上人民列車。以政治事件為開端的政改運動,一直為政治人物所主導,其運動形式也是政黨式的。

在大馬,政治以外的空間狹小,使得參與烈火莫熄運動的民眾或非政府組織人士加入政黨成了普遍的選擇,將過多的資源投入政治領域里。然而,這并無法稀釋政黨的政治味道,政治人物也未能較以往更重視基層聲音。

以上種種的原因,讓為政治改革而走上街頭的人民未能集結,民間能量轉化成組織過程也不順利。一般民眾無法累積社會運動的經驗,更不必談將社會能量累積在民間。而倒扁隊伍適度得與政治切割,保存了一定的自主性與能量。

而同樣是抗議濫權的執政者,考驗民眾的價值底線,但倒扁運動在議題的掌握,活動的操作,較明確與成熟。而臺灣整體社會的討論氣氛熱烈,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在于媒體及代議士。

如果沒有開放媒體,足夠的新聞自由空間,就抄不熱相關議題。而沒有經過真正開放獨立的選舉洗禮過的代議士,就沒有對當局強力的監督。

另一方面,對于轟轟烈烈的政改運動,深入的討論并不多見,反倒是政治人物的計算處處可見。而烈火莫熄始終擺脫不了“營救安華”的政治議程。一場論述沒有深化運動,并不會長久持續,也不會留下清晰可見的痕跡,更妄論拓展及傳承,徒留的只是個人激情的記憶。

因此,在習慣于通過選舉或司法體系來解決問題,與依賴代議士來發聲的同時,或許爭取媒體自主與公平選舉,才應該是我們首先着力的課題。

然而,兩者相比最強烈對比的,莫過于倒扁運動動搖了臺灣島內界線分明的省籍情結。但華社對政改運動的裹足不前,讓強調超越族群的烈火莫熄運動,更難以突破族群界限而陷入困境。

顯見的,大馬人民的意識仍有待開拓。無法突破有心人建造的族群鴻溝,包容不同背景的同樣聲音,意味着民間力量難以壯大。

在馬來西亞,人民力量有多大,自由平等的空間就會有多大。然而,這關鍵其實在我們的關注、心態與行動。

專欄:《野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