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0, 2007

香港回歸后最重要的一役

8月份,香港親中陣營,即最大政黨民建聯主席馬力病逝,遺留下立法議員的空缺,補選成了香港政壇的熱門話題。

日前,隨着重量級候選人,即香港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與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相繼登場,局面轉入另一幕高潮。隨着時局逐漸明朗化,雙方各陣營的利益博弈與盤算也浮出臺面。

由于兩名準候選人的特殊背景及鮮明形象,這場原來并不起眼的補選,被諭為世紀之戰。

現年67歲的陳方安生,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后,被港英政府大力提拔的華裔高官。而回歸后在董建華任內,陳太貴為一人之下的政務司長。后因與董建華貌合神離而黯然辭職下臺。她曾因多次發言評論香港政局,而被國際媒體稱為“香港良心”。

離職后,陳方安生走上街頭爭取普選,但拒絕參加今年中的香港特首選舉。因此,比現任特首曾蔭權更具民望的陳方安生,面臨了如果不愿在這歷史的契機上再向前邁一步,就必須淡出香港民眾眼里的兩難選擇。

這或許是促使陳方安生放下身段,參與這只剩余8個月任期的議員補選的主要原因。她抗拒參與毫無勝算的特首間接選舉,以紓尊降貴姿態,直接面對民意。不論結果如何,這已讓她留名歷史。

然而,這場選舉的重要性并不只牽涉個人歷史定位而已。由于親中派候選人為因23條國安立法下臺,也是熱門的下屆特首人選葉劉淑儀。使得這場選舉未演先轟動,儼然一次民主派與親中勢力的對決。

香港島人口占香港人口約十分一,其選民皆為香港中上層,在各領域掌握要職者,某種程度上此選舉可視為香港人看法的體現,不同政治主張的集體表態。

在這場港英時代前高官對壘的選戰里,較高民望的陳方安生固然占優勢,加上香港島選區過去經驗看來,民主派也略占優勢。然而,地區性選舉講求的是地方人脈與在地耕耘,加上面對背景相似的對手、擁有龐大資源且團結一致的親中陣營,對已卸下官職6年的陳方安生而言,這仍是場硬戰。

在搶先宣布參選的同時,陳方安生也把這次選舉視為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探測。選舉主軸被定位在政治性課題,無關香港近年來的民生、經濟問題,無疑將激化選情,雙方拼盡全力的結果會是差距不大的輸贏。

當然,勝負對雙方來說有着不同的意義與影響。

葉劉淑儀不論是輸贏,對她或親中陣營影響不大。香港島選民向來傾向民主派,輸了這場選舉,只為葉劉淑儀特首之路設下一些障礙,但并不足以阻擾她更上一層樓。

如能贏得選舉,則葉劉特首之路將更平坦。獲得北京信任、擁有行政經歷,加上接受民意洗禮等完整因素,葉劉在特首競爭里將占盡上風。

相反的,自此董建華因“腳痛”而下臺,香港民主派就陷入低迷。陳方安生站到泛民這一邊,拉抬了民主派的氣勢。陳方安生的宣布參選,已經把普選炒熱成為國際焦點。如果她勝出,對民主派今年底的區議會及明年的立法會選舉都打了一支強心針。

倘若陳方安生成為議員,最直接的影響是泛民主派的生態與路線。陳方安生未必能整合泛民主派,她也堅持不愿成為泛民的共主,但其任何意見,無疑的將對民主陣營影響深刻。以她相對較保守的立場,民主派在她影響下會向中間靠攏。

另外,如果陳方安生不幸落敗,不但會是她政治生涯的終結,對民主派也是一項沉重的打擊。因此,背水一戰的陳方安生必須以大比數勝出,才能讓她站穩腳步。

雖然能給予特首曾蔭權團隊在推進民主進程方面一定的壓力,但她即使進入立法會,泛民也只多了一票,無法逆轉劣勢。

站在反對派這一邊,陳方安生有着不能輸的壓力,但另一方面她又刻意與泛民主派保持距離,這可從她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看出。她強調無意與北京對抗,并期望與中央溝通。這顯示中國仍主宰香港政治。而任何想要在香港政壇一展身手者,必須要與中央溝通無阻。

然而,北京會否會與陳方安生溝通,將視她的政治勢力而定。對香港民主派,北京仍是一貫的猜疑。而陳方安生要在中央的圍攻下殺出重圍當選,不是件見容易的事。她當選后,能否修補中央與香港民主派的裂痕,將是一道難題。

另一方面,期望陳方安生進入議會后會改變議會問政生態,及帶起民主派的第二梯次,是一種奢望。在僅有的8個月任期內,為了避免犯錯,或過度刺激北京中央政府,預料陳方安生即使在當選后,除了針對一些政治議題如普選、言論自由等發表原則性看法外,不會也不愿有所作為,以在自己政治生涯的尾聲里,劃一個完美的據點。畢竟,5年后的陳方安生恐怕會因為高齡,而難以參與特首選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選舉中的兩名候選人,都是所謂的標志性人物。然而,她們都是沒有民意基礎的前高官,不具政黨或社會運動經驗,也不曾在各自陣營里沉浸多年。只因本身雄厚的背景與勢力,被積極游說或網羅,一躍而就成為領頭羊。

這暴露出來,香港政壇不論是那個陣營,都嚴重缺乏接班人。這也顯示出自從上世紀80年代,回歸問題被提出以來,香港一些基本政治問題還未解決,社會資源仍耗在政治體制問題與港英時代人物上。

而两位候選人的背景相似,舉起不同的大旗,究竟是真正代表兩邊的主張,還是反而模糊各自的看法?其實,她們也都是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而戰。

雖然如此,兩位退休高級公務員參與選舉,是否會帶動其他前公務員出來參政,是值得關注的事。香港公務員體系向以效率與清廉聞名,而不是政治立場。

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影響是,兩位特首熱門人選如今都走到街頭接受民意洗禮。這使得將來任何一位有意問鼎特首者,都必須經過選民的考驗。這也再次突現了特首間接選舉的缺失。

在香港回歸十年后,無論輿論對于陳方安生的評價如何,她用自己的剩余價值,做了個劃時代的決定,以換取永恒的歷史定位。這場普選,將因為她而成為香港政治上重要的分水嶺。

專欄:《野路子》

Saturday, July 14, 2007

中正紀念堂更名的政治計算

不久前,位於國民黨大本營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在總統陳水扁主持下,易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一場藍綠對決似乎一觸即發,但事實證明沖突并不如預期般激烈。

在這背后,不是偶然或民眾的厭倦,而是藍綠兩大陣營精密的政治計算,也可視為臺灣2008年總統選舉的鳴槍起跑點。

在挑釁中國動武、去中國化等等手段因使用過于頻繁,日漸不收效后,民進黨轉向臺灣舊體制開刀。

已有27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為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介石的逝世而建。蔣介石時代的高壓統治,的確嚴重打擊臺灣的民主空間。但是,這一場為他而起的紛爭,與他的功過關聯不大。蔣介石的雀屏中選,是因為兩蔣陵寢的任何異動,須家屬的贊同而不易動手,加上國父紀念館因孫中山爭議不大,引发的效果不強。中正紀念堂,是舊權威的最后一塊“凈土”。

在這件事情上,雖然藍綠雙方皆表示不愿看見人民對立,也都沒有組織動員群眾前來助陣。這顯示彼此都了解群眾對峙將損害自身的支持度,與蔣家關係密切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甚至僅低調得說“希望民進黨政府三思”。

但更名本身就是一種激化對立的動作,民進黨這非生產性的“更名”動作,是為了轉移國人不滿經濟持續低迷的切身之痛,鞏固綠營支持者的信心。而事件的主導者陳水扁, 則意在回報深綠人士在扁政權搖 搖欲墜之際,不捨不棄的支持﹐也借 此舖陳下 臺的後路﹐確 定自 己” 敢做敢擔的台獨領 導 人地 位”.

況且,國民黨于理無法反對“臺灣民主紀念館”的設立, 也要避開糾纏和蔣介石功過之爭,與前總統畫一條淺淺的界線,營造被民進黨“斗臭”的哀兵姿態。國民黨順勢另闢戰場,將總統府前凱達革蘭大道加註”反貪腐大道”,修改黨章以淡化統一強調臺灣優先意識。

爭取政黨傾向不強的社群認同才能確保明年總統選舉中勝出,激烈的對立也等于促進敵對陣營的團結。不明顯的對立狀態,恰好為各陣營提供說法向支持者交待,也不至于開罪中間選民。藍綠營在拉鋸中其實是各取所需。

因此雙方陣營在付不起沖突代價的衡量下,唯有小心翼翼得,由中正紀念堂主管機構教育部對其所在地地方政府臺北市,在情義、行政、法律等模糊地帶開攻防戰。

接下來,中正紀念堂的圍墻修不修、匾額怎樣拆、蔣公銅像搬遷等等議題都會接踵而來,中正紀念堂將被逐層剝皮。民進黨蠶食鯨吞,要把蔣介石最后的剩余價值轉換為選票。而在支離破碎的中正堂里,國民黨走在鋼索上,尋求最大的利益点。

臺灣民主紀念館的揭牌發生在兩大黨確定總統候選人之際,可見臺灣主權仍被設定為總統的選舉主軸。

雖然更名事件看似沉靜下來,但可以預見的更名只是第一步,明年的臺灣總統選舉將更趨惡質化,在一切為勝選下,沒有什么是不能被犧牲的!

專欄:《野路子》

Thursday, April 05, 2007

一場“感覺美好”的選舉, 記香港特首選舉

香港在邁進回歸十周年之際,舉行了第三屆行政長官(特首)選舉。這場結果早已預知的選舉,雖已塵埃落定,但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之前,一直被認為有意競選特首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參與前年年底的爭取普選游行后,傳她曾探聽中共對其的意愿如何。然而,經過多次的放話,各方的揣測,陳方安生在選委會成員改選前宣布了不參選的決定,坊間盛傳這是因為得不到中央的認同。

然而,選委會的選舉結果,在眾人預料之外,立場偏向民主派的選委在800名選委總數中,占有超過特首提名所需的100名。來自公民黨的泛民主派立法議員梁家杰最終出線。

雖然曾蔭權連任之路上殺出程咬金,但比起中共不信任不放心,對曾蔭權極具威脅力的陳方安生,知名度不入議員三甲的梁家杰,在許多方面都不是曾蔭權的對手。

這是一場注定“梁家杰能,陳方安生不可以”的選戰。梁家杰的“能”,就在于他的不可能當選。

在長達兩個多月的特首競選期間,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媒體現象。

香港媒體都大篇幅報導這次的選舉,焦點集中在候選人身上,讓曾蔭權有了一次全新的機會重朔自己的形象,且大大增加了梁家杰的曝光率與知名度。

但候選人的政綱沒有受到傳媒關注,更妄論民間組織舉辦的一人一票的特首模擬投票,或者攸關香港的重大問題如珠江三角洲的競爭、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與內地的融合問題等等。


另一方面,媒體將這選舉稱為“香港的勝利”, 或“香港已成中國式民主范本”等等。這“感覺美好”的論調,掩飾了真正的問題。

其實,最大贏家是中共中央,及其屬意的曾蔭權,絕不是媒體所稱的700萬香港市民。北京中央政府在這次選舉中,內外面子里子都有了。

對中央來說,香港特首略顯透明、超額競選的選舉過程,已足以對國際社會宣示中國政府的開明,及收編部分泛民主派人士。

雖然梁家杰的提名是在峰層意料之外,但曾蔭權的高票當選,讓中央面子掛得住,也可對內解讀為信任、接受中央。

中央并没有如挺董建華般挺曾蔭權,選舉過程中也不見明顯得干預。這有效紓解了香港市民受北京壓制的不良感受。

曾蔭權不斷得強調自己面對的是香港700萬市民,也很認真得進行選舉活動。雖然仍然是小圈子的競選,然而經過“有競爭選舉”的洗禮,曾蔭權的認受性增加了。連帶的,也增加了為人詬病的小圈子選舉的合理性。

親政府陣營里,曾蔭權成為唯一贏家,不但成功拉近與泛民立場的差距,更借選舉驗證選委的忠誠。

在競選期間,各股政治力量期待借本身在選委會的實力,與曾蔭權分贓的情況并沒有發生。各政團只能在曾蔭權的造勢晚會上,才一字排開撐着大團結的場面。

勝卷在握的曾蔭權,甚至宣稱將在未來在重大政策上加強咨詢民意,這也意味着他會繞過泛民主派的大本營立法會


此舉將把原本脆弱的平衡架構變得更傾斜一邊。可預見,香港仍會維持行政主導的局面,在政治上也無法獨立。

媒體不斷強調這次的特首選舉改變了香港的政治文化,這是有待商榷的。

雖然說兩場的特首辯論、候選人巡訪選區、政綱發表、造勢晚會等等活動,為往后的特首選舉畫下底線,也帶來候選人之間,候選人與市民之間的頻繁互動。

但這并不會改變選委投票的游戲規則,更沒有改變選舉的機制。而以香港人習慣看“秀”,及快速的社會節奏,競選手法的多樣化,只能帶來非常有限的進步。香港人對政治不過于冷淡,有了參與的感覺。

唯一較可取的是廣東省也直播了特首候選人辯論會。這在一切選舉結果內定的中國大陸而言,可謂一大突破。但廣州一向與香港往來密切,若以此論斷這將有助于中國的民主發展,仍言之過早。

而香港距離中共權力核心畢竟是太遠了,對中央影響微乎其微,大陸的政治改革是完全另外一套。

只能說北京認為香港特首選舉,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在這次的選舉中,受到最大沖擊的,無疑是香港的泛民主派陣營。取得特首選舉的入場卷,對泛民而言,弊多于利。

首先參與小圈子選舉,附和這民主假象,泛民主派忽略了全體香港市民的權利。

說香港泛民主派以六四事件起家并不為過,而此次選舉由來自回避六四課題的公民黨的梁家杰出線。對六四、對50萬人上街游行的悲憤不再,使得泛民主陣營必須重新思考定位的問題。

再者,這向中間靠攏的舉動,雖然讓泛民主陣營避過了被邊緣化的命運,但模糊了與親政府陣營的界線。
縮短兩者間的差異,也等于限制了市民的選擇。香港人失去的,也許比得到或已擁有的還多。

民主派的回旋空間少了,內部界線更為分明,而民主非民主派界線則模糊。除了訴求清楚的社民連,其他民主黨派只能向中間靠攏。

這也將加劇兩陣營彼此之間的角力,而在政府坐擁龐大資源的情況下,泛民處境將更艱難。當曾蔭權表示“不排除2012年普選”,并承諾今年中提出一個普選方案時,泛民唯有更往前推動普選,但中央及曾蔭權在制定普選的形式上,談判籌碼多了。

日后,除了政治上如普選、問責制等議題外,泛民主派還必須提出更務實的政綱,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對泛民主派而言,2008年的立法會選戰才是關鍵,特首選舉只是前哨戰。

其實,香港特首選舉的結果是選舉機制,也是人選問題,更是市民心態問題。

“挑戰中央”是香港人不愿付出,也付不起的代價,因此不論是爭取普選、游行上街,都要強調不是針對中央,也要確保香港的繁榮。香港人爭取真正民主的決心仍令人質疑。

香港特首選舉,吹皺了一池春水,無奈水過無痕。這場選舉就如沒有發生過一樣,一切停留在原點,回歸祖國與民主發展仍是漫漫長路。

亞洲時報在線

馬英九挺進總統府?

臺灣的政治,始終是華人世界的討論焦點之一。

前些日子,眾人矚目的臺灣直轄市市長選舉,在朝野各得一席,一片吵鬧聲中落幕了,一切似乎回到原點。緊接着登場的是明年的國會議員(立法委員)選舉,但2008年的總統改選,才是重頭戲。

不談民進黨的部分,在國民黨方面,外形不俗的黨主席馬英九無疑是目前的大熱門。而曾經在選舉中擊敗陳水扁的馬英九,也儼然是在野多年的國民黨的“救黨興國之星”。

在以往的不論各項名堂的臺灣民意調查中,馬英九總是遙遙領先,但近來的馬英九超高的人氣,似乎有滑落的跡象。攤在馬英九面前的,究竟是坦途還是險境?

影響馬英九形象的因素有許多。其中包括有,在臺北高雄兩市選舉前,所爆發的首長特別費案件,馬英九被認為有涉及不法侵占公款的嫌疑。這不但讓馬英九的清廉形象蒙塵,也引發民眾對馬英九危機處理能力的質疑。

而高雄市敗選曝露出,即便有偶像形的馬英九賣力輔選,國民黨仍無法吸引臺灣本土票源。這顯示國民黨始終被臺灣人看成是“外來政黨”,如在2008年前不能將本土論述內化成國民黨的一部分,馬英九可能會絕緣于總統寶座。

在這方面,馬英九首先要爭取,以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為首的黨內本土派的認同,才有出線的機會。馬英九必須要讓本土派有被重視的感受。而在黨外,馬英九必須讓民眾認為他也是“臺灣之子”。

另外,百年老店國民黨在這次選舉的肉搏戰里,其策略及應變遠不及年輕的民進黨靈活。因此,老黨再造,對技術官僚出身的馬英九是一大考驗。而且,王金平坐擁黨內最多的資源,國民黨的改革必定損害了這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然而,國民黨最為人詬病的還是來路不明的龐大黨產,這與以清廉特質將其他政治人物遠拋在后的馬英九有些格格不入。在距離總統大選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馬英九如何重整國民黨腐敗的形象,將決定國民黨是否班師回朝。

如果老黨改造的計劃不成功,馬英九的領導能力會被臺灣民眾懷疑。而形象無法提升的國民黨,也會成為他總統之路的絆腳石。

北高兩市的選舉結果也透露了一項訊息,即在民進黨與國民黨兩黨之外,沒有小黨小派生存的空間。簡單得說,臺灣政治光譜的兩端正在逐漸褪色,這使得兩大黨的競爭更激烈,誰能統合與自己屬性相近的黨派,在往后選舉中勝出的機率就提高。

所以,國民黨與親民黨的統合是馬英九的另一個棘手問題。

臺灣島內橫在馬英九面前的難題不少,但眾所周知臺灣的政治深受美國影響,及崛起的中國牽引。兩岸統一仍是大陸的最終目標,但分裂的中國才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國民黨下野后與中國共產黨的互動日益頻繁。

而馬英九曾不只一次的宣示,在中共平反六四前,將不拜訪中國大陸,這推高了馬英九在臺灣人民心中的道德地位,但對馬英九卻形成了雙面夾擊。

華府對國民黨與對岸加強聯系的做法,并不全然認同,對馬英九的信任是否毫無保留,仍是一個問號。而身為黨主席的馬英九自絕于大陸,面對國民黨較寬松的兩岸關系主張,如何來應對彼岸,讓黨內信服?

雖然民進黨弊案連連,臺灣經濟低糜,乍看之下外在形勢對國民黨一片大好,但許多的問題與危機,仍將在馬英九的總統路上不斷浮現,尤其是民進黨必將盡全力,無所不用其極得保着政權。

按照既定程序,國民黨將在明年年中之前才確定總統候選人。槍打出頭鳥,馬英九這只出頭鳥,注定要被黨內外圍剿。

路遙知“馬”力,馬英九這匹馬,能否挺進總統府,充滿變數。

專欄:《野路子》

倒扁運動與烈火莫熄

踏入2007年,馬來西亞的空氣里似乎嗅到了一些大選的味道。前副首相安華近來動作頻頻,不論他是否趕得及出戰下次大選,可以肯定的是,安華會讓自己成為選戰的焦點之一。

雖說這是安華出獄后的第一次全國選舉,但歷經兩次大選,因他被革職而起的“烈火莫熄”政治改革運動,能否再起而壯大反對力量,實在令人存疑。

即使是在反风甚盛的1999年大選里,雖然反對黨在國會里的席次增加,但似乎與選前風起云涌的“烈火莫熄”有所落差。其不符預期背后的原因為何,已經有不少的分析,但以中文發表的討論不多。

長久以來,基于歷史因素,亦或身處大馬的特殊環境使然,華社對華人世界的熟悉,似乎遠超過對國內重大事件的關注。華裔往往以“非華社課題”或“敏感”為由,將其置之腦后。

因此,華社當年對改革運動避之不及,對比如今對臺灣政壇變化的了如指掌,就不難理解。然而,對臺灣局勢意見不少,只恨自己不在福爾摩沙小島上的同時,華社是否有借彼以勵己呢?

同樣是曾經波瀾壯闊,烈火莫熄早已煙消云散,或許已冷卻下來的“倒扁”社會運動,有我們可以借鏡的地方。

過去兩年來,臺灣媒體掀起揭弊爆料的風潮,以總統陳水扁家族親信為中心的貪腐集團逐漸現形,終于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倒扁運動”。雖然倒扁運動已轉入了政治操作與司法審訊中,但其中仍以去年九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所發起的最為壯觀。

我總認為這場由人民力量撐起,被稱為“新公民運動”的身影中,帶有幾分1998年大馬政治改革運動烈火莫熄(refomasi)的樣子。

這場倒扁運動破除了中產階級不上街頭,城市白領政治冷感的一般印象。它也將民進黨最大的政治資產 - - - 美麗島神話一舉殲滅。這點與烈火莫熄類似。

而最能凸現它與臺灣以往的社會運動的差別在于,它不是由政黨或特定組織進行系統性的群眾動員,而是借由大眾媒體或個人網絡來進行動員。

陳水扁是否會下臺仍言之過早,但至今為止,倒扁運動不能謂之失敗。由于自主性高,參與的民眾的精打細算,使得政客也不易占便宜。

反觀大馬的政改運動,比群眾擁有更多群眾活動經驗的政治人物輕易得搭上人民列車。以政治事件為開端的政改運動,一直為政治人物所主導,其運動形式也是政黨式的。

在大馬,政治以外的空間狹小,使得參與烈火莫熄運動的民眾或非政府組織人士加入政黨成了普遍的選擇,將過多的資源投入政治領域里。然而,這并無法稀釋政黨的政治味道,政治人物也未能較以往更重視基層聲音。

以上種種的原因,讓為政治改革而走上街頭的人民未能集結,民間能量轉化成組織過程也不順利。一般民眾無法累積社會運動的經驗,更不必談將社會能量累積在民間。而倒扁隊伍適度得與政治切割,保存了一定的自主性與能量。

而同樣是抗議濫權的執政者,考驗民眾的價值底線,但倒扁運動在議題的掌握,活動的操作,較明確與成熟。而臺灣整體社會的討論氣氛熱烈,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在于媒體及代議士。

如果沒有開放媒體,足夠的新聞自由空間,就抄不熱相關議題。而沒有經過真正開放獨立的選舉洗禮過的代議士,就沒有對當局強力的監督。

另一方面,對于轟轟烈烈的政改運動,深入的討論并不多見,反倒是政治人物的計算處處可見。而烈火莫熄始終擺脫不了“營救安華”的政治議程。一場論述沒有深化運動,并不會長久持續,也不會留下清晰可見的痕跡,更妄論拓展及傳承,徒留的只是個人激情的記憶。

因此,在習慣于通過選舉或司法體系來解決問題,與依賴代議士來發聲的同時,或許爭取媒體自主與公平選舉,才應該是我們首先着力的課題。

然而,兩者相比最強烈對比的,莫過于倒扁運動動搖了臺灣島內界線分明的省籍情結。但華社對政改運動的裹足不前,讓強調超越族群的烈火莫熄運動,更難以突破族群界限而陷入困境。

顯見的,大馬人民的意識仍有待開拓。無法突破有心人建造的族群鴻溝,包容不同背景的同樣聲音,意味着民間力量難以壯大。

在馬來西亞,人民力量有多大,自由平等的空間就會有多大。然而,這關鍵其實在我們的關注、心態與行動。

專欄:《野路子》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離開地標遠一些吧!

上海最高建筑金茂大廈旁的圍籬里,工人們正披星戴月趕工打造一座比金茂更高的大樓。仿佛上海與燦爛未來的距離更近了。

兩座相鄰的摩天大樓,為周遭的交通、安全與環境等所帶來威脅生活品質的問題,不在人們討論范圍之內。

而北京也正沉浸在迎接奧運的愉悅中,對建立城市新印記的熱衷,比起上海有過之而無不及。據了解,北京已展開12個新地標設計圖的公開競選活動。各種在大家想象之外的建筑造形引起新奇,但究竟那個能表現中國氣質與潛能呢?

就如天安門水中巨蛋戲劇院,引起輿論的是它的外形,巨蛋內部設備的水平、工程品質及其如何配合中國表演藝術的發展,我們甚少關注。

其實,地標不會憑空立地而起,價值是無法強加于鋼筋水泥。但生活節奏日益快速,地標的替換也更頻繁,不斷地嘗試提供這城市一種新的指引。

所謂的建筑品味在全球化浪潮下也無所差異了。我們的眼睛習慣了金碧輝煌,碩大奇特就是美。然而新地標超越舊地標的可能性讓人存疑。

著名的地標,只有少數取勝于外形,而多經歲月洗涤,散發内涵讓人景仰。地標建筑本身承載超越實體的價值,人們在走向她時被震慑。游人思緒在建筑空間里激蕩,精神與視覺上為彼此的相遇留下痕跡。

當然,世界上沒有任何法令就地標作出規定,皆按約定成俗。有者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例如,紐約帝國大廈牢牢得和凄美約會與金剛的狂野執着結合,沒有人預見這座老舊大廈,在遠離光輝日子后,仍有這般影響力,為這地方增添了縈繞人心的故事。

一種擔憂是,一旦成為地標即淪為旅游景點,變成旅游團的指定地點,游客拍下到此一游微笑V手勢樣板照的背景。一座地標面對的問題還包括,本身帶有強烈鮮明被認可的形象,因此其價值難以增厚。每當談及如何賦予地標新價值時,人們總會反應激烈或小心翼翼。

羅浮宮擴建而成的金字塔,我看總有那么一點礙眼,但如果反對這知名建筑師貝聿銘的杰作,似乎有辱大師的智慧,與法國人的品味了。

曾經有位朋友評語外灘稱上海灘也不過爾爾。我奉勸她說「你還是距離地標遠一些吧!為了保留那心中的美感與神往。」

專欄《野路子》

Friday, April 14, 2006

你有多久沒到博物館了?

每當我到一個地方旅游或居住,總喜歡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這對于了解當地人文環境有很大的幫助。而從博物館的選址,館內歷史文物的陳列擺設,乃至于文字說明,可得知當局如何詮釋歷史。

巴黎、北京或馬六甲等曾經為一國之都的城市,其博物館往往由舊皇宮改建而成。曼谷皇家博物館也是屬于此類,因此館內所展示的就是泰國皇室的歷史,從皇室成員出生到他們去世的禮節祭品都應有盡有。它告訴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即泰國的過去全然由皇室的輝煌來撐起,歷史其他的面向模糊了。

另外,越南胡志明市的革命博物館是由殖民時代的總督府改建而成,館內掛滿了越南共產黨革命血淚史的泛黃照片,也表揚了越共建設國家的偉大功績。當然,這當中胡伯伯的相片也很多。這也是博物館的另一個典型,為當權者的政治宣傳。

據說我以前居住的小城馬六甲共有15座博物館,經過一番努力,我參觀了其中約10間,包括了官方及民間所設立的,包括一間由原住民的習俗地,搬遷到旅游景點的原住民博物館。

后來,地方政府發布說馬六甲應當擁有26座不同主題的博物館與陳列室,以便讓國內外的游客年更了解馬六甲的人文與歷史。馬來西亞來的博物館密集度不很高,人們對人文歷史領域的關注也不多。馬六甲州政府此舉的者眼點,其實是為了賺取旅游外匯。

來到上海后,收集了一些博物館的資料。從「公安」到「煙草」的各類主題博物館都有,但這文明古國里的國際大都會究竟擁有多少座博物館,我至今仍不清楚。

上海的博物館及各類型的歷史陳列室,有幾點特色。幾乎每個旅游景點都有所謂的歷史陳列室,介紹景點的具體發展,但吸引旅客的效果有限。逛過外灘的朋友們,有多少曾經參觀過外灘歷史陳列室呢?

另一個問題是昂貴的門票。我總認為中國的博物館收費過高,這阻礙了中低收入者吸取文化養分的機會,尤其在上海這個其他娛樂相對消費高昂大城市。文化遺產應該是大家共有共享的。

總而言之,逛博物館是一個充滿趣味性的過程。你有多久沒到博物館了?


《野路子》